淺談少男少女的心性發展

 

一位長髮披肩、穿著蓬蓬蛋糕裙的少女走進診間,用低沉的聲音訴說著因為女性裝扮與爸爸起衝突的狀況。小智是一位生理性別男性、性別認同為女性,目前正在接受賀爾蒙治療的少年。

阿凱是由媽媽帶進診間的拒學少年,動作、講話神態偏中性的他,在學校曾被同學嘲笑及霸凌。漸漸的,上學變成了一件艱難痛苦的任務,如果被迫上學,他寧可傷害自己

樂樂,一位留著短頭髮的帥氣少女,最近被媽媽偷看到Line的對話紀錄正在跟同校學姊交往,家中衝突不斷,她也漸漸出現憂鬱及焦慮症狀。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誰說少年無憂無慮?事實上,在人的一生發展階段當中,青春期是人格趨於成熟、性情趨於穩定、自我認同逐漸形塑的重要時期,很多成長的喜悅、迷惘與痛楚也隨之而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洪珊說,青少年少女們關注的焦點除了自我認同以外,當屬同儕與親密關係的建立。在這些自我與他人複雜的關係網絡中,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心性發展中幾個名詞與觀念:

Ÿ  生理性別(sex identity):由染色體、內外生殖器官、性腺、賀爾蒙與性徵所決定的性別。

Ÿ  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個人所感知並認為的性別,受家庭、文化,生理特徵影響,約2~3歲的幼兒即有概念,3~7歲期間性別觀念已大致穩定。大部分的人認同其生理性別,若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不一致且產生困擾則為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兒童期2~4歲即有可能發生,或是青春期時覺察。部分性別不安患者希望可以變性,但施行性別重置手術結果為不可逆且對患者生理影響功能鉅大,因此手術前或賀爾蒙治療前皆需由精神科醫師審慎追蹤與評估。

Ÿ  性別角色(gender role):根據生理性別及性別認同而表現出的行為。雖然生理性別佔一定重要性,但最主要仍取決於環境中經驗的學習。性別認同與性別角色也可以不一致,例如:一個生理性別為女性的女童,認同自己是女生,但她也許拒絕穿裙子及穿戴粉紅色的飾品。這並非疾病或異常,應視為每個人個性的不同展現。

Ÿ  性傾向(sex orientation):個人感受性興奮、性幻想的對象,可分為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等。受到基因、賀爾蒙、社會文化因素影響,通常無法由個人主觀選擇。不同的性傾向也不應被視為精神疾病或異常,沒有矯正或治療的必要。

然而,這些複雜因素彼此牽連影響,在少年少女時期尤為曖昧懞懂,直至成年才會漸漸整合與趨於穩定。如果兒童時期即發生智能障礙、自閉症類群障礙、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強迫症等疾病,更可能會延遲心性發展的穩定性,除了本身的疾病需要於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固定追蹤治療外,心性發展也更加需要家人,師長或專業人員的關懷協助。

洪珊表示,個人的心性發展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也如同每個人的個性一般有著多樣性的組合與呈現,如同前文例舉的幾位個案,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多元心性,取代因僵化的性別觀念所造成的歧視。而身為重要支持系統的家長、老師,若遇到對性別認同、性傾向有迷惘前來求助的青少年,也能以開放包容的態度聆聽,給予情緒上的支持,以降低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的機率,也能改善同儕間因性別議題而產生的霸凌行為,若有需要進一步的諮商與評估,亦可轉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arrow
arrow

    碌碌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