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知味客食趣

DSCF1521  

 

當今的人講究健康養生,不敢多吃米飯、鹽、豬油、醃漬食品,殊不知古有明訓,人是鐵、飯是鋼。菜是用來下飯的,不是零食,比起一些油炸、油封、重施奶油的主菜,吃幾口又有甚麼大礙?尤其是客家菜,如果也改良到淡泊如水,恐怕祭祀時連祖先都要抗議:不能接受!

 

話說善於就地取材的客家人,在沒有冰箱的時代,就做出了醃菜、鹹肉、鹽焗雞等食品。不過,曾經在北京、美國工作過的客家廚師涂正雄,卻沒有把菜色混血的打算。他說:「因為從小就跟北埔阿姨們到處辦桌,知道做菜不偷工,就會香噴噴的,包回去熱過也好好吃,這叫我怎能隨便更改呢?」

 

像是一款少見的老菜金錢肉,現在很多年輕人看到,都以為是糖醋肉、咕咾肉,其實從前物質不豐,連內臟都要想辦法弄到出色,這道菜全用較貴價的赤肉,現炸出來外皮焦脆不膩,烏醋芡又能教人吃個不停。若是火侯差一點,咬起來偏軟含油,那一般人在家就能做到,就失去吃辦桌的趣味了。

PICT9765  

 

還有昔日嫁娶用的甜米糕,食材雖然簡單,只是拿豬油、黃砂糖、香蕉油,打到整體牽絲有勁的口感。但當時年紀小、經驗較少,一直到大人看過摸頭,才知道終於學會這道點心,那種興奮的回憶依然清晰!

 

如今到處都有賣的鹹豬肉,涂正雄則不用台式百草粉、五香粉,改以少少的花椒、八角、小茴香等料去醃,做了很少的配方變動,吃起來也頗灑脫鮮明。不過這道菜,在一位自小幫母親做飲食店的官壽妹阿婆印象中,古法卻更複雜得多。

PICT9773   

她說:「從前拜拜時殺了豬,要保存起來的肉不是一塊兩塊,而是一缸,才夠偶爾享受。配方固然每家不同,但一定要加了很多的鹽壓實醃透,還得吹風去除水分才行,所以當今做得量少,就不容易有從前的味道。」

 

至於經典的菜式裡,封肉永遠佔著極高的地位,這菜一定得挑大塊熟齡豬肉來燒,皮才會夠厚、肥瘦夾層剛好;若是拿太瘦的部位,油的滋潤度無法使筍絲嫩滑,那整體的味道就差了。

PICT9764  

 

還有一點烹飪訣竅,就是不落香料包,道理跟梅乾扣肉有點像,若下了中藥香料,菜乾獨特的發酵香氣,就難以凸顯出來。故而,會把醃菜漂洗到無味,才拿來烹飪的餐廳,「知味客」一聞就知道:這不是家鄉手藝。

 

保存食物的好方法,還有用紅糟浸,經她解釋,才知道昔時婦女會把煮好雞隻吊在井裡保冷,也會自製用糯米、紅麴作的紅糟來醃肉,以應付年節來訪的親友們。客家人的紅糟跟福州的不同,沒那麼多鹽分,因此自釀高酒精的米酒,也形成另一種微帶醺香的特色。

IMG_0017  

 

近年來在都會館子裡,並不經常見到此物,但到竹東市場裡,倒還有一間老字號熟食攤,每天都有現貨供應。據小老闆徐志豪說:「這兒做的紅糟的肉品,有獨家比例。其他食品,也盡量把味道做到皆大歡喜,讓辦桌師傅省力不少,所以到新竹喝喜酒時,常會吃到我家的菜哩!」沒錯,這兒的紅糟料理,酒味已改得不很強,糟味略甜而爽口,即使是外地人,一樣吃得上癮。

 

去到竹東市場,還有大湯圓「牛汶水」、小發糕「ㄍㄚ ‧ㄏ一粿」、只加胡椒、鹽調味的傳統蘿蔔糕可買,別看這些沒甚麼,名廚邱寶郎就曾憶及:「小時候過年,最愛拿冷蘿蔔糕沾桔醬來吃了。那種味道,甚麼奢華的蘿蔔糕都比不上。」

SV108541   

其實客家食物,吃的正是對食物忠誠的詮釋,像是屏東萬巒馳名的手工粄條店,一碗灑滿豬油的手工粄條,甚麼配料都沒有,光憑滑溜溜的美感,就使人滿足。還有中壢得到神農獎的鵝肉店,鄉里耆老稱讚道:「煮過湯圓的湯頭雖然有點糊,但拿來撈飯,那股芹菜油蔥味沾在米粒上,一吃就是兩、三碗!」想來生活不管如何折騰,只要能用赤子之心欣賞食物,鹹也好、淡也罷,這種特殊的福分,只有真正的食家才能擁有其味津津的快樂。

 

arrow
arrow

    碌碌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