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6  

聖經上說:「你的財富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這句話有點奇妙,但仔細一想又發覺道理沒錯,凡事只要認真去做,做成了不都是寶藏嗎?像是上個月到九二一大地震受災最劇的中寮龍眼林社區(註)造訪,意外發現了以古法焙出來的糯米荔枝乾、充滿炭香的龍眼乾、烘焙烏梅、手工醃釀梅子、龍眼蜂蜜等,正透過居民的雙手,發出獨一無二的珍味。

 

這幾年,因吳寶春使用了荔枝乾做麵包,故而荔枝乾的銷路逐漸打開。不過荔枝乾的品種、烘法不同,味道也不一樣。有的會有股脂粉味,有的會有花味,但龍眼林的荔枝乾因為採14天細心翻動的結果,所以外殼赭紅漂亮,果肉厚實籽幼,只要輕咬一口,便會被那股Q潤甜釀的滋味所吸引,產生一種「小蜜蜂美雅」的愉悅感!

 

而到處都有賣的龍眼乾(台語叫龍眼殼),這兒因採百年傳承的龍眼灶,上鋪竹編層架,底下透過乾燥果樹、枝葉點燃後,純以多段式慢火微燻(註),所以才能呈現飽粒不凹陷的外觀。再摸摸表殼,咦?竟然沒有粉渣,只有一片光潔,福利協會理事長廖振益解釋說:「這就是龍眼林產品的特徵,而且因對龍眼樹採放任式栽培法,會讓果肉更增添一股田野真味。」

 

近來因天氣燜熱,愛喝酸梅湯的人增多,但您試過真正以青梅所造,不是拿李子製品混充的無農藥烘焙烏梅嗎?因烏梅嬌貴、外皮易受損傷,故而願意用古法來造的商品,如今已買少見少。烏梅果實經熬煮後,因豐富枸櫞酸被釋放出來,所以當搭配農民自製的梅精做成烏梅強精湯後,喝來更是沁心凜冽,生津舒暢!

 

龍眼林社區目前除了資策會平台的農產品網購(註),還有農村休閒旅遊服務,雖然吃的餐食是「老人餐(註)」、民宿鄉土菜,玩的是手染、點心DIY,參觀的是最純樸的農村風光跟窯景,但對於都市人來說,卻是能認識「鄉土真食」的絕佳行程。

 

時值拜拜採購、中秋饋禮旺季,但曩昔為人重視的乾燥龍眼、荔枝、野蜜,功效雖在醫學典籍裡所載甚詳,不過當今懂得購儲,隨時拿來利用的行家,卻不多見。像上回看養身專家陳月卿的節目說,每回父親想吃甜食,她就會把香蕉淋上蜂蜜,一樣討足歡心,可見得兼顧健康口福的飲食,並不是吞昂貴的補充品就能取代的呢!

 

註:龍眼林社區的成立,是由前村長廖振益籌設打造的。從災後到現在,對弱勢家庭的送餐服務、關懷老弱、扶助陪伴的工作從未停止。

 

註: 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寫道:「龍眼味甘,開胃健脾,補虛益智」,而柴烘龍眼殼因具有儼郁香氣,只要沖洗瀝乾後,煎魚後用餘溫略燜別有風味。

 

註:2004年時,因資策會率先注意科技發展可能衍生的數位落差問題,於是便在中寮鄉設置了社區化數位機會中心(DOC)。如今中部地區已培訓了60多位在地種子老師,除擔任資訊課程講授,組成工作團隊外,經由DOC提出商品審核後,還會上架到PCHome平台銷售,種類繁多,是做公益又可親近台灣物產的好方法。

目前最需要的協助,便是希望大家發揮善心,將二手的電腦、平板、周邊設備捐助到偏鄉,您手上有用不到但仍堪用的3C嗎?歡迎交給光點團隊,讓它們在有需要的地方持續發光。

 

註:老人餐講究的是營養均衡,香、軟、入味,菜式經中寮阿公阿嬤驗證過,大家吃了一定也會感到腸胃輕鬆、農家情趣無窮。

 

龍眼林福利協會

地址:南投縣中寮鄉龍安村龍南路100-1號

電話:049-2601297

 

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光點專案團隊

網址:http://www.iii-doc.tw/?sid=1&cid=2

地址:540 南投縣南投市光明路7號
電話:049-6003775 轉50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碌碌無為 的頭像
    碌碌無為

    碌碌無為 (陳璐璐美食檔案)

    碌碌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