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女性的健康

30歲以上婦女  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近十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女性子宮頸癌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十至十五,死亡率約為十萬分之三至五,兩項數據於女性癌症排行榜中常位居第六或第七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謝惠婷表示,以民國103年為例,有1,567人發生及640人死於子宮頸癌,顯示子宮頸癌仍是台灣婦女不可輕忽的疾病。對於癌症,所有人皆期望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其中子宮頸癌就是少數能夠被早期偵測的癌症,而最常使用且最簡易的篩檢方法,就是子宮頸抹片檢查。

謝惠婷說,國內外實證顯示,大規模子宮頸抹片篩檢可大幅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台灣自民國84年開始,由全民健保給付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推動20多年來,子宮頸癌死亡率減少了一半以上,但每年的抹片參與率仍偏低,約為三成,即使三年抹片參與率也只有五成左右。

因此,臨床上還是會發生婦女因害羞、畏懼或疾病認知不足等種種原因,長期未做抹片,等到有症狀時才發現已是後期子宮頸癌的憾事。如同前面所述,子宮頸受到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後的癌化作用是緩慢的,有多種方法跟充裕時間來早期發現它,只要定期接受抹片檢查,子宮頸癌一點也不可怕。

【何時開始抹片篩檢及篩檢頻率】

每個國家對子宮頸癌的篩檢建議會因許多因素而有所差異,在美國綜合許多醫學會意見,建議健康、無症狀且有性行為的女性於21歲可以開始做子宮頸抹片篩檢,若正常則每三年做一次檢查。而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於民國96年修訂的「子宮頸癌預防篩檢的臨床指引」中則建議,開始性行為三年後的女性可開始接受篩檢,其後應每年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如連續三次細胞篩檢結果都是正常時,可以延長為每2~3年接受檢查。

但若屬於高風險因子的婦女,包括:曾有愛滋病毒或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曾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曾得過性病、本人或配偶性對象複雜者、抽菸等,強烈建議每年至少一次抹片。目前政府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建議有性行為的婦女而無上述風險因子者,應每三年至少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

近幾年開始有人提出使用HPV檢測來當作子宮頸癌篩檢的方式,主要是因為HPV檢測比做抹片偽陰性(有病變但卻檢測不出)的機率低,更能發現早期危害,但其偽陽性(沒病變卻顯示有病變)也高,尤其年輕女性的HPV感染大部分為暫時性的,據統計,其中九成的病毒感染會於兩年內被身體免疫系統消滅,導致HPV篩檢存有容易增加後續恐慌及醫療資源浪費的疑慮,但若合併子宮頸抹片及高風險HPV檢查,的確可提高偵測子宮頸病變的敏感度。

目前美國多數臨床指引建議,21~29歲的婦女,每3年做一次抹片檢查,而30~65歲可選擇同時做抹片加HPV檢查或每3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選擇前項方法者,若兩種檢查結果皆為陰性,之後每5年做一次抹片加HPV檢查即可。

台灣依照衛生政策及執行現況,仍以抹片為子宮頸癌主要篩檢方法,其偽陰性疑慮可用「每年定期抹片檢查」來克服。HPV檢查因為是自費項目,目前多用來做為子宮頸抹片細胞檢查異常的後續輔助診斷工具,但依照近年來的國外指引,30歲以上婦女也可視個人經濟情況選擇加做高風險型HPV檢測來多一份保障。

【何時停止篩檢】

停止抹片篩檢時機目前並無絕對共識,美國大多建議65歲以上無高風險因子婦女(如:曾有愛滋病毒感染、曾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本人或配偶性對象複雜者、免疫力不全者、抽菸等),在過去十年內有「連續兩次正常的抹片加HPV檢查結果」或「連續三次正常的抹片檢查結果」,且最近一次的檢查報告是在五年內,即可停止篩檢。

謝惠婷指出,以台灣目前的現況來說,國內專家學者並無特別建議停止篩檢的年齡,除了政府推行的免費抹片政策外,依國健署統計資料,子宮頸侵襲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皆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臨床上也偶可見高齡八、九十歲奶奶得到子宮頸癌的案例,因此台灣抹片檢查年齡並無設定上限。但若非高風險族群且之前規則接受抹片檢查皆無異常的年長婦女,大約每2~3年做一次抹片即可。

【子宮切除後是否還要做抹片】

若是接受次全子宮切除手術(有保留子宮頸)的婦女,仍應依照目前的指引,繼續接受子宮頸癌篩檢。至於全子宮切除的婦女,美國大多數建議若是因為良性疾病接受手術,且過去有適當的病理報告證實沒有子宮頸癌或CIN2以上的癌前病變者,可無需施行抹片篩檢。

台灣於民國96年修訂的「子宮頸癌預防篩檢的臨床指引」上建議大致與美國相同,但臨床上常遇到婦女不清楚自己過去的抹片結果、開刀原因或手術病理報告為何,加上免費抹片政策,所以部分專家學者仍會建議定期接受抹片採樣,可協助偵測陰道細胞病變。女性朋友們若有疑慮,可向開刀的醫師諮詢,提供最完整的資訊及建議。

【做抹片的注意事項】

1. 做抹片前避免使用陰道藥物塞劑。

2. 勿盆浴或沖洗陰道。

3. 避免在月經期時做抹片。

4. 抹片前一天應避免性行為。

5. 子宮頸急性發炎期,應先藥物治療後再做抹片。

6. 剛做過子宮頸手術治療時,如:冷凍治療、電燒、切片、圓錐切除等,應避免做抹片。

國內外的研究報告皆顯示,大多數的子宮頸癌是發生在「從未」接受篩檢或是「偶爾」才做一次篩檢的女性。台灣20多年來努力推行30歲以上婦女免費抹片篩檢,目前許多醫療院所都可執行抹片檢查,方便又快速,女性朋友們絕對不要再讓害羞、害怕或僥倖的心理害了自己的健康。「六分鐘護一生」的口號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如果能夠真的做到,對婦女的健康一定是一大福音!

 

arrow
arrow

    碌碌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